1. 1 三月
      2019

      投融資“退燒” 體育產業發展突破口在哪裏

      來源: 中國體育報

      體育產業一項涉及13億元的上市公司控制權轉讓在1個月之間風雲突變。萊茵體育日前發佈公告稱,因爲交易對方沒有及時支付對價,公司控制權轉讓終止。

      此次股權轉讓終止只是近年火爆的體育產業投融資降溫的一個縮影。2018年下半年至今,幾個大型互聯網健身平臺被爆出融資困難,體育板塊的企業互相認購也客觀佐證了體育產業“錢荒”的現狀——從社會資本難尋資金,只能板塊內部之間融資。回想2015年,體育產業在46號文件頒佈後引發社會資本瘋狂涌入,投資、融資、併購事件不斷,體育產業每週都有開不完的通氣會……曾經有過的“千帆競發”的場景就這樣結束了?

      體育產業的發展不能僅靠政策推動

      “投資人對業態信心不足。”在華南師範大學教授譚建湘看來,體育產業的發展單靠政策推動是遠遠不夠的。

      自2014年國務院46號文件將全民健身上升成爲國家戰略以來,中國體育產業邁入新時代。在政策環境的利好下,一系列措施相繼出臺。“我們都說體育產業迎來了黃金期。近幾年剛好是經濟發展面臨結構型調整的時期,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依靠製造業、依靠出口的紅利減少,社會資本找不到更好的投資領域,剛好政策力推體育產業,就都涌進來了。但是體育產業的發展單靠政策推動是遠遠不夠的,最終還是要靠消費帶動體育產業發展。”

      隨着資本的“退燒”,企業也陷入彷徨。“取消賽事審批之後爲什麼辦大型賽事和公安、城管、消防打交道更困難,辦賽成本更高了;說好的全民健身類型的場館水電有優惠,怎麼稅務部門不認了;原來租土地做體育開發只要5塊每平方米,怎麼現在突然漲到15塊,場地運作成本大幅增加……”促進體育產業發展的政策落地困難以及體育產業概念的熱炒反而增大了企業負擔。譚建湘表示:“體育產業需要跨部門整體協調,雖然幾個體育產業相關文件都是部委聯合發佈,但是落到地方推進,還需要政府持續跟進。”

      體育資源開放激發內生動力

      “發展體育產業需要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的參與。”這是譚建湘一直堅持的一個觀點。

      企業是市場的主體,民營企業更是體育產業發展的生力軍。

      爲這些主體創造有利的發展條件,體育資源全面開放就是激發企業動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以體育場館爲例,國家的體育場館90%以上都是事業單位,然而事業單位‘等靠要’的習慣讓這些場館的積極性和作用無處發揮。”譚建湘表示,體育部門探索經營型的體育場館轉軌迫在眉睫,“要讓場館面對市場,而不是面對政府。轉企之後這些場館可以保留在體育部門,因爲它們帶有公共服務功能,需要體育部門監管。大中型的場館改企,承擔促進體育產業發展帶動消費的任務,小型場館採取委託運營,鼓勵混合所有制,讓體育場館真正爲地方經濟建設,爲社會發展服務。場館運營國內已經有一些成功的經驗,我們需要進一步推廣。”

      除了場館資源、賽事資源,譚建湘認爲現役運動員資源也需要進一步統籌開發進入市場,“成熟的體育經紀是體育產業發展重要的組成部分,運動員商業價值的開發經不起‘等待’和‘懈怠’。這些體育資源進入市場,才能讓社會資本、企業找到進入體育產業的抓手,找到帶動產業發展的突破口。”譚建湘說。






      BOB网球有限公司
      陝西省西安市高新區科技二路72號軟件園祥泰大廈
      聯繫電話:029-85363761
      集團郵箱:stjt2011@163.com
      常用鏈接
      陝西體育產業